外卖 “三国杀”:奶茶风暴下行业将走向何方?

原创 17小时前 话题分类:消费
摘要: 三大平台血拼,谁在狂欢?谁在流血?

外卖行业风云突变,一场激烈的 “三国杀” 正在上演。美团、京东、阿里三大巨头纷纷亮剑,以补贴为 “弹药”,订单为 “战果”,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角逐。而在这场大战中,奶茶这一品类意外成为 “主战场”,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,深刻影响着行业格局与多方利益。

 

补贴狂潮下,奶茶大战全面爆发

 

2025 年,京东携百亿补贴强势进军外卖市场,打响了这场大战的 “第一枪”。随后,美团宣布将在未来三年向餐饮行业投入千亿资金,阿里则把淘宝 “小时达” 升级为淘宝闪购,并联合饿了么,豪掷 500 亿补贴参战,外卖 “三国杀” 正式拉开帷幕。

 

进入 7 月,战况愈发激烈。淘宝闪购推出 “超级星期六” 计划,每周六发放高达 188 元的红包,消费者可以用超低价格购买奶茶等商品。美团迅速反击,推出“0 元购”奶茶活动,一时间,消费者纷纷涌入平台下单。据美团公布的数据,截至 7 月 12 日 23 时 36 分,美团即时零售当日订单突破 1.5 亿单,餐饮订单超 1 亿单 。淘宝闪购联合饿了么也成绩斐然,7 月 7 日宣布日订单量突破 8000 万单(不含自提及 0 元购),日活跃用户数在突破 2 亿基础上环比净增 15% 。

 

这场补贴大战让奶茶价格大幅跳水,1 元、2 元的奶茶屡见不鲜,消费者在社交平台疯狂晒单,掀起全民 “薅羊毛” 热潮。然而,这看似消费者受益的狂欢背后,实则暗流涌动。

 

巨头为何逐鹿奶茶赛道?

 

奶茶品类在这场大战中成为焦点并非偶然,背后有着深刻的战略意义。

 

从消费特性来看,奶茶具有高频低价的特点。消费者对奶茶的消费频次较高,且相较于其他商品,奶茶的客单价相对较低,消费者决策成本低。通过推出低价奶茶策略,平台能够迅速吸引大量用户下单,培养用户使用平台点外卖的习惯。例如美团的 “0 元购” 奶茶活动,吸引了众多此前并非高频外卖用户的消费者频繁下单,成功将他们转化为平台的忠实用户。

奶茶产品的标准化程度高,不同门店的产品口味和品质相对稳定。这使得平台在推广时无需担心产品差异过大影响用户体验,能够集中精力进行补贴和营销活动。无论是知名连锁品牌还是新兴品牌,消费者在任何一家门店通过外卖购买奶茶,都能预期到相似的产品品质,降低了用户尝试新品牌或新平台的风险。

 

奶茶还具有强大的社交属性,是年轻人社交、聚会的热门饮品。消费者在享受低价奶茶时,乐于在社交平台分享订单截图和消费体验,形成口碑传播。一张 “0 元购” 奶茶的订单截图在微博、小红书等平台上往往能引发众多网友关注和跟风,为平台带来大量免费曝光,吸引更多潜在用户参与到这场补贴狂欢中。

 

多方利益卷入,行业生态面临挑战

 

这场激烈的奶茶大战,深刻影响了外卖行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。

 

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,截至目前我国现存在业、存续状态的外卖相关企业超 350.4 万家 。其中,2025 年截至目前新增注册相关企业约 54.5 万余家,从企业注册数量趋势来看,近五年间,除 2022 年稍有下降外,外卖相关企业的注册数量呈现出逐年增长的态势,并在 2024 年达到顶峰 。从区域分布来看,江苏省、山东省、广东省外卖相关企业数量位居前列,分别为超 47.4 万余家、41.7 万余家和 31.8 万余家 。尽管行业看似蓬勃发展,但在这场大战中,各方利益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。

 

平台方面,为了这场大战不惜血本。高盛预计今年第二季度,美团、阿里、京东三家在外卖方面投入达 250 亿元,今年 7 月到明年 6 月,阿里外卖业务预计亏损 410 亿元,京东亏损 260 亿元,美团息税前利润减少 250 亿元 。虽然激烈竞争带来了订单量的飙升,但也导致股价受挫。7 月以来,美团股价累计跌幅超 3.5%,阿里巴巴超 3.3%,京东达 4.3% 。平台期望通过当前的巨额投入,抢占即时零售市场份额,为未来盈利奠定基础,但这种烧钱模式能否持续,仍充满不确定性。

 

商家的处境也十分艰难。虽然订单量迎来爆发式增长,不少奶茶店周末订单数是平日数倍,但利润空间却被严重挤压。在平台补贴政策下,商家往往需要承担 70%-80% 的补贴成本。一杯原价 15 元的奶茶,参与活动后售价可能降至 1-2 元,商家不仅要承担物料成本,还需分担补贴,扣除平台抽成、配送费后,利润微薄甚至亏本。连锁品牌凭借规模优势尚可勉强支撑,中小商家则面临巨大经营压力,部分可能因不堪重负退出市场,这对于行业生态的多样性无疑是一大打击。

 

骑手们虽然收入显著提升,部分骑手日入过千,7 月淘宝闪购活跃稳定的众包骑手月均收入超 12500 元 。但与此同时,他们也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工作强度。为了赶订单,骑手们需在高温天气下频繁奔波,闯红灯、超速等现象增多,交通事故风险上升。订单过多还导致配送压力增大,骑手精神高度紧张,长期来看,这种高强度工作模式难以持续,也对骑手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威胁。

 

消费者在短期内无疑是受益者,享受着低价奶茶,实现了 “奶茶自由”。但从长远来看,若平台补贴难以为继,市场回归常态,消费者可能面临价格回升、服务质量下降等问题。而且过度依赖外卖、大量摄入奶茶等饮品,也可能对健康造成潜在影响。

 

战局走向何方:短期激战,长期求稳

 

从短期来看,补贴大战仍将持续。阿里的 “超级星期六” 计划为期 100 天,意味着未来一段时间内,每逢周末平台间的补贴比拼将常态化。京东也在持续投入,7 月 8 日启动 “双百计划”,新投入超百亿元扶持商家 。各方都期望在这波竞争中,尽可能多地抢占市场份额,扩大用户基础。

 

但长期而言,这种烧钱模式不可持续。平台需回归理性,探索盈利模式。随着市场逐渐成熟,平台将从单纯的价格竞争转向供应链优化、服务质量提升等综合实力的较量。比如,加强与商家合作,降低成本;优化配送体系,提高配送效率和准确性;挖掘用户个性化需求,提供定制化服务。最终,市场格局可能趋于稳定,形成相对均衡的竞争态势,各平台凭借自身特色和优势,在即时零售市场中分得一杯羹,实现可持续发展。这场外卖大战,不仅是当下的激烈角逐,更是行业迈向新阶段的重要变革契机 。(文/ 知顿 北溟)

本文为“知顿平台”(https://www.zdone.com)投稿文章,作者:小北,责编:青青,转载请联系授权,并注明文章原始来源。如有疑问,请您联系我们。

0
好文章,需要你的鼓励
知顿slogan
2025-07-17 10:26:08
外卖 “三国杀”:奶茶风暴下行业将走向何方?
消费 原创

外卖行业风云突变,一场激烈的 “三国杀” 正在上演。美团、京东、阿里三大巨头纷纷亮剑,以补贴为 “弹药”,订单为 “战果”,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角逐。而在这场大战中,奶茶这一品类意外成为 “主战场”,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,深刻影响着行业格局与多方利益。

 

补贴狂潮下,奶茶大战全面爆发

 

2025 年,京东携百亿补贴强势进军外卖市场,打响了这场大战的 “第一枪”。随后,美团宣布将在未来三年向餐饮行业投入千亿资金,阿里则把淘宝 “小时达” 升级为淘宝闪购,并联合饿了么,豪掷 500 亿补贴参战,外卖 “三国杀” 正式拉开帷幕。

 

进入 7 月,战况愈发激烈。淘宝闪购推出 “超级星期六” 计划,每周六发放高达 188 元的红包,消费者可以用超低价格购买奶茶等商品。美团迅速反击,推出“0 元购”奶茶活动,一时间,消费者纷纷涌入平台下单。据美团公布的数据,截至 7 月 12 日 23 时 36 分,美团即时零售当日订单突破 1.5 亿单,餐饮订单超 1 亿单 。淘宝闪购联合饿了么也成绩斐然,7 月 7 日宣布日订单量突破 8000 万单(不含自提及 0 元购),日活跃用户数在突破 2 亿基础上环比净增 15% 。

 

这场补贴大战让奶茶价格大幅跳水,1 元、2 元的奶茶屡见不鲜,消费者在社交平台疯狂晒单,掀起全民 “薅羊毛” 热潮。然而,这看似消费者受益的狂欢背后,实则暗流涌动。

 

巨头为何逐鹿奶茶赛道?

 

奶茶品类在这场大战中成为焦点并非偶然,背后有着深刻的战略意义。

 

从消费特性来看,奶茶具有高频低价的特点。消费者对奶茶的消费频次较高,且相较于其他商品,奶茶的客单价相对较低,消费者决策成本低。通过推出低价奶茶策略,平台能够迅速吸引大量用户下单,培养用户使用平台点外卖的习惯。例如美团的 “0 元购” 奶茶活动,吸引了众多此前并非高频外卖用户的消费者频繁下单,成功将他们转化为平台的忠实用户。

奶茶产品的标准化程度高,不同门店的产品口味和品质相对稳定。这使得平台在推广时无需担心产品差异过大影响用户体验,能够集中精力进行补贴和营销活动。无论是知名连锁品牌还是新兴品牌,消费者在任何一家门店通过外卖购买奶茶,都能预期到相似的产品品质,降低了用户尝试新品牌或新平台的风险。

 

奶茶还具有强大的社交属性,是年轻人社交、聚会的热门饮品。消费者在享受低价奶茶时,乐于在社交平台分享订单截图和消费体验,形成口碑传播。一张 “0 元购” 奶茶的订单截图在微博、小红书等平台上往往能引发众多网友关注和跟风,为平台带来大量免费曝光,吸引更多潜在用户参与到这场补贴狂欢中。

 

多方利益卷入,行业生态面临挑战

 

这场激烈的奶茶大战,深刻影响了外卖行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。

 

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,截至目前我国现存在业、存续状态的外卖相关企业超 350.4 万家 。其中,2025 年截至目前新增注册相关企业约 54.5 万余家,从企业注册数量趋势来看,近五年间,除 2022 年稍有下降外,外卖相关企业的注册数量呈现出逐年增长的态势,并在 2024 年达到顶峰 。从区域分布来看,江苏省、山东省、广东省外卖相关企业数量位居前列,分别为超 47.4 万余家、41.7 万余家和 31.8 万余家 。尽管行业看似蓬勃发展,但在这场大战中,各方利益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。

 

平台方面,为了这场大战不惜血本。高盛预计今年第二季度,美团、阿里、京东三家在外卖方面投入达 250 亿元,今年 7 月到明年 6 月,阿里外卖业务预计亏损 410 亿元,京东亏损 260 亿元,美团息税前利润减少 250 亿元 。虽然激烈竞争带来了订单量的飙升,但也导致股价受挫。7 月以来,美团股价累计跌幅超 3.5%,阿里巴巴超 3.3%,京东达 4.3% 。平台期望通过当前的巨额投入,抢占即时零售市场份额,为未来盈利奠定基础,但这种烧钱模式能否持续,仍充满不确定性。

 

商家的处境也十分艰难。虽然订单量迎来爆发式增长,不少奶茶店周末订单数是平日数倍,但利润空间却被严重挤压。在平台补贴政策下,商家往往需要承担 70%-80% 的补贴成本。一杯原价 15 元的奶茶,参与活动后售价可能降至 1-2 元,商家不仅要承担物料成本,还需分担补贴,扣除平台抽成、配送费后,利润微薄甚至亏本。连锁品牌凭借规模优势尚可勉强支撑,中小商家则面临巨大经营压力,部分可能因不堪重负退出市场,这对于行业生态的多样性无疑是一大打击。

 

骑手们虽然收入显著提升,部分骑手日入过千,7 月淘宝闪购活跃稳定的众包骑手月均收入超 12500 元 。但与此同时,他们也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工作强度。为了赶订单,骑手们需在高温天气下频繁奔波,闯红灯、超速等现象增多,交通事故风险上升。订单过多还导致配送压力增大,骑手精神高度紧张,长期来看,这种高强度工作模式难以持续,也对骑手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威胁。

 

消费者在短期内无疑是受益者,享受着低价奶茶,实现了 “奶茶自由”。但从长远来看,若平台补贴难以为继,市场回归常态,消费者可能面临价格回升、服务质量下降等问题。而且过度依赖外卖、大量摄入奶茶等饮品,也可能对健康造成潜在影响。

 

战局走向何方:短期激战,长期求稳

 

从短期来看,补贴大战仍将持续。阿里的 “超级星期六” 计划为期 100 天,意味着未来一段时间内,每逢周末平台间的补贴比拼将常态化。京东也在持续投入,7 月 8 日启动 “双百计划”,新投入超百亿元扶持商家 。各方都期望在这波竞争中,尽可能多地抢占市场份额,扩大用户基础。

 

但长期而言,这种烧钱模式不可持续。平台需回归理性,探索盈利模式。随着市场逐渐成熟,平台将从单纯的价格竞争转向供应链优化、服务质量提升等综合实力的较量。比如,加强与商家合作,降低成本;优化配送体系,提高配送效率和准确性;挖掘用户个性化需求,提供定制化服务。最终,市场格局可能趋于稳定,形成相对均衡的竞争态势,各平台凭借自身特色和优势,在即时零售市场中分得一杯羹,实现可持续发展。这场外卖大战,不仅是当下的激烈角逐,更是行业迈向新阶段的重要变革契机 。(文/ 知顿 北溟)

本文作者:小北

好文章,需要您的鼓励

知顿slogan
下一篇文章
推荐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