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冰淇淋史看野人先生:一场精准卡位的狂欢,还是下一个泡沫?

原创 3小时前 话题分类:消费
摘要: 站在行业迭代的十字路口,野人先生的火爆并非偶然,却也暗藏与钟薛高相似的基因缺陷。

 

曾经“雪糕刺客”钟薛高跌落神坛,国际巨头哈根达斯陷入关店潮甚至传出出售中国业务的消息,中国高端冰淇淋市场似乎正经历寒冬。然而,在一片唱衰声中,一个主打意式Gelato(手工冰淇淋)的本土品牌——野人先生,却以惊人的速度攻城略地,短短一两年内门店数突破650家,甚至引发了哈根达斯、DQ等老牌对手在部分门店推出“晚九点后买一送一”的被动应对。站在行业迭代的十字路口,它的火爆并非偶然,却也暗藏与钟薛高相似的基因缺陷。

 

冰淇淋商业史:从“符号溢价” 到 “价值回归”

 

冰淇淋行业的百年演进,本质是一场“价值锚定” 的迭代史。始终围绕“价格与价值的匹配度” 展开。

 

2000-2010 年为美式工业冰淇淋时代。哈根达斯作为先锋,将单球价格锁定在 40 元左右,通过 “爱她就请她吃哈根达斯” 的情感绑定,利用 “凡伯伦效应”(消费者对高价的偏好)塑造奢侈品形象,精准收割经济上行期的虚荣消费。但这种 “高冷定位” 缺乏产品支撑 —— 口味始终是“美式齁甜”,且国内外价差悬殊,国内 40 元而在美国本土价格仅为1.24 美元,最终沦为 “智商税” 符号,两年内关闭 150 余家门店。

 

2010-2020 年为轻奢平权时代。DQ 以 “倒杯不洒” 的产品演示打破距离感,将价格定在 20-30 元,以 “好吃” 的核心体验穿越经济周期,实现营收两位数增长。它证明:高价并非原罪,关键是让消费者感知 “贵得有理”。

 

2020 年至今为健康细分时代。钟薛高以“中式高端” 切入,单支定价 20-60 元,以“厄瓜多尔粉钻”(66元)、“杏余年”(160元)刷新价格天花板,却因“烧不化” 争议、原材料虚假宣传失去信任,最终沦落到 2.5 元清仓。天眼查上有多则钟薛高破产审查信息,该公司已资不抵债,创始人已成为老赖,令人唏嘘。

 

与此同时,Gelato(意式手工冰淇淋)凭借 “低脂、低糖、手工制作” 的健康标签崛起,上海乌鲁木齐中路 200 米内开出 8 家门店,单球价格 30 元起,成为高价冰淇淋的新突破口。野人先生正是踩着 Gelato 的风口入场。它既规避了哈根达斯的 “高冷原罪”,又吸取了钟薛高 “价不配实” 的教训,在健康需求爆发期找到了精准卡位。

 

野人先生火爆逻辑:用“反套路” 破解高价焦虑

 

野人先生能在短期内引爆市场,核心是做对了三件事,每一步都针对行业痛点设计:

 

1. 产品定位:借 Gelato 品类红利,绑定 “健康刚需”

 

Gelato 与美式冰淇淋的差异,成为野人先生的天然护城河。相较于哈根达斯、DQ 使用大量奶油(脂肪含量 10%-18%),Gelato 以牛奶为主(脂肪含量 4%-8%),且强调 “不加一滴水”“现做现卖”,保质期仅 4小时。这恰好击中当下消费者对 “低糖、新鲜、无添加” 的需求,家长在批发店购买时明确要求 “含乳量高、配料表干净”,而野人先生的标签直接呼应这一诉求。

 

2. 价格策略:用 “柔性定价” 消解 “刺客” 争议

 

钟薛高的失败,部分源于“冰柜里的价格突袭”;野人先生则通过 “明码标价 + 分时促销” 化解高价抵触。

 

野人先生单球定价 30-38 元,虽高于 DQ(20-30 元),但低于国际 Gelato 品牌 Venchi(48-68 元),以 “轻奢平替” 自居。

 

此外,野人先生还独创了“晚 9 点买一送一” 规则。此时段销售剩余产品,既降低消费者 “买贵” 的心理门槛,又强化 “不卖隔夜冰淇淋” 的承诺。这种策略让打工人觉得 “半价捡漏”,带娃妈妈认为 “正价买健康”,实现不同人群的价格接受度平衡。

 

3. 营销与渠道:从 “单向灌输” 到 “场景渗透”

 

野人先生主力店聚焦商场 B1 楼,如北京SKP、深圳万象天地,毗邻女装区与儿童乐园,嵌入“午餐-儿童区玩乐-甜品店”的“商场遛娃”动线,锁定25-45岁带娃精致妈妈群体。此外就是地铁店,很好的覆盖了通勤人群。不得不承认,野人先生渠道选择非常精准,与目标客群带娃妈妈、年轻白领高频接触。

 

在营销方面,野人先生很注重“互动感”营造。比如试吃时“想尝什么味就给什么味”,利用消费者 “花了时间试吃不买可惜” 的心理促进转化。在社交媒体上,野人先生以 “可食用纸盒” 玩梗,用极低成本制造了传播裂变。

 

在品牌形象塑造方面,野人先生着重去“高冷化”,不像哈根达斯强调“西式精英范”,而是通过透明操作台、店员现场制作等细节,让消费者感知 “高价背后的实在”。

 

长久发展的挑战:扩张与品控平衡术

 

凭借健康、手工、个性化的特点,野人先生迅速火爆出圈。并实现快速扩张,短短两年,门店数量扩充到 650 余家(根据红餐网2025年7月报道数据)。但是,这与其“Gelato 小众品类” 的属性显然矛盾,小众品类与大众扩张的天然冲突。野人先生通过标准化和加盟实现快速规模化,本身就是对“小众”属性的稀释。当门店遍地开花,其独特性、新鲜感、稀缺感必然下降。今后还能否持续吸引追求独特体验的核心用户,势必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。

 

品控稀释:手工品类的标准化难题

 

Gelato 的核心竞争力在于 “手工制作”,但 650 余家门店的规模必然依赖供应链标准化。部分消费者评价:“野人先生的原材料不算特别好,吃不出天然味道”。若为扩张降低原料标准,如用植脂末替代牛奶,或加盟模式导致制作流程走样,将直接摧毁“健康手工” 的核心价值 —— 这正是钟薛高从 “新贵” 到 “刺客” 的转折点。

 

复购考验:尝鲜之后,凭什么留住消费者?

 

野人先生的火爆,很大程度依赖“买一送一”“试吃” 等营销钩子,但消费者最终为 “味道” 买单。DQ 穿越经济周期靠 “好吃” 的稳定评价,而野人先生 “离 DQ 还有一段距离”。若长期依赖营销而非产品力,尝鲜流量将难转化为复购,陷入 “网红速朽” 周期。

 

加盟模式的隐患:是品牌扩张还是割韭菜?

 

有分析文章指出,“野人先生的最终目的可能是吸引加盟商”。参考钟薛高后期因经销商失控导致渠道混乱,若野人先生为快速扩张放宽加盟审核,可能出现加盟商私自降低品质、抬价销售等问题,将反噬品牌信誉。

 

钟薛高的镜鉴:信任是高价品牌的唯一生命线

 

野人先生与钟薛高有相似的“高价基因”,但命运的分野在于 “信任构建”:

 

钟薛高的崩塌始于“虚假宣传”,宣称“原材料高端” 却被扒普通,违背了 “高价 = 好品质” 的隐性承诺。

 

野人先生目前通过“透明制作”“分时促销” 等手段维系信任,但这种信任脆弱且易破 —— 若出现 “隔夜冰淇淋继续卖”“配料表隐瞒添加剂” 等问题,将瞬间重蹈钟薛高的覆辙。

 

从行业史看,能存活的高价品牌,如DQ,都有一个共同点:“价格与体验的长期匹配”。野人先生若想跳出 “网红周期律”,需在扩张中守住两条线:一是品控不打折,如自建中央工厂保障原料;二是营销不越界,避免过度承诺健康功效。

 

结语

 

野人先生的火爆,是健康消费趋势、精准营销与渠道卡位共同作用的结果,它比钟薛高更懂“如何让消费者接受高价”。但冰淇淋行业的铁律从未改变:短期靠营销,长期靠产品,永恒靠信任。若野人先生能在扩张中守住品控底线,它可能成为 Gelato 品类的大众化标杆;反之,钟薛高的今天,或许就是它的明天。

本文为“知顿平台”(https://www.zdone.com)投稿文章,作者:北溟,责编:青青,转载请联系授权,并注明文章原始来源。如有疑问,请您联系我们。

0
好文章,需要你的鼓励
知顿slogan
2025-08-07 09:03:23
从冰淇淋史看野人先生:一场精准卡位的狂欢,还是下一个泡沫?
消费 原创

 

曾经“雪糕刺客”钟薛高跌落神坛,国际巨头哈根达斯陷入关店潮甚至传出出售中国业务的消息,中国高端冰淇淋市场似乎正经历寒冬。然而,在一片唱衰声中,一个主打意式Gelato(手工冰淇淋)的本土品牌——野人先生,却以惊人的速度攻城略地,短短一两年内门店数突破650家,甚至引发了哈根达斯、DQ等老牌对手在部分门店推出“晚九点后买一送一”的被动应对。站在行业迭代的十字路口,它的火爆并非偶然,却也暗藏与钟薛高相似的基因缺陷。

 

冰淇淋商业史:从“符号溢价” 到 “价值回归”

 

冰淇淋行业的百年演进,本质是一场“价值锚定” 的迭代史。始终围绕“价格与价值的匹配度” 展开。

 

2000-2010 年为美式工业冰淇淋时代。哈根达斯作为先锋,将单球价格锁定在 40 元左右,通过 “爱她就请她吃哈根达斯” 的情感绑定,利用 “凡伯伦效应”(消费者对高价的偏好)塑造奢侈品形象,精准收割经济上行期的虚荣消费。但这种 “高冷定位” 缺乏产品支撑 —— 口味始终是“美式齁甜”,且国内外价差悬殊,国内 40 元而在美国本土价格仅为1.24 美元,最终沦为 “智商税” 符号,两年内关闭 150 余家门店。

 

2010-2020 年为轻奢平权时代。DQ 以 “倒杯不洒” 的产品演示打破距离感,将价格定在 20-30 元,以 “好吃” 的核心体验穿越经济周期,实现营收两位数增长。它证明:高价并非原罪,关键是让消费者感知 “贵得有理”。

 

2020 年至今为健康细分时代。钟薛高以“中式高端” 切入,单支定价 20-60 元,以“厄瓜多尔粉钻”(66元)、“杏余年”(160元)刷新价格天花板,却因“烧不化” 争议、原材料虚假宣传失去信任,最终沦落到 2.5 元清仓。天眼查上有多则钟薛高破产审查信息,该公司已资不抵债,创始人已成为老赖,令人唏嘘。

 

与此同时,Gelato(意式手工冰淇淋)凭借 “低脂、低糖、手工制作” 的健康标签崛起,上海乌鲁木齐中路 200 米内开出 8 家门店,单球价格 30 元起,成为高价冰淇淋的新突破口。野人先生正是踩着 Gelato 的风口入场。它既规避了哈根达斯的 “高冷原罪”,又吸取了钟薛高 “价不配实” 的教训,在健康需求爆发期找到了精准卡位。

 

野人先生火爆逻辑:用“反套路” 破解高价焦虑

 

野人先生能在短期内引爆市场,核心是做对了三件事,每一步都针对行业痛点设计:

 

1. 产品定位:借 Gelato 品类红利,绑定 “健康刚需”

 

Gelato 与美式冰淇淋的差异,成为野人先生的天然护城河。相较于哈根达斯、DQ 使用大量奶油(脂肪含量 10%-18%),Gelato 以牛奶为主(脂肪含量 4%-8%),且强调 “不加一滴水”“现做现卖”,保质期仅 4小时。这恰好击中当下消费者对 “低糖、新鲜、无添加” 的需求,家长在批发店购买时明确要求 “含乳量高、配料表干净”,而野人先生的标签直接呼应这一诉求。

 

2. 价格策略:用 “柔性定价” 消解 “刺客” 争议

 

钟薛高的失败,部分源于“冰柜里的价格突袭”;野人先生则通过 “明码标价 + 分时促销” 化解高价抵触。

 

野人先生单球定价 30-38 元,虽高于 DQ(20-30 元),但低于国际 Gelato 品牌 Venchi(48-68 元),以 “轻奢平替” 自居。

 

此外,野人先生还独创了“晚 9 点买一送一” 规则。此时段销售剩余产品,既降低消费者 “买贵” 的心理门槛,又强化 “不卖隔夜冰淇淋” 的承诺。这种策略让打工人觉得 “半价捡漏”,带娃妈妈认为 “正价买健康”,实现不同人群的价格接受度平衡。

 

3. 营销与渠道:从 “单向灌输” 到 “场景渗透”

 

野人先生主力店聚焦商场 B1 楼,如北京SKP、深圳万象天地,毗邻女装区与儿童乐园,嵌入“午餐-儿童区玩乐-甜品店”的“商场遛娃”动线,锁定25-45岁带娃精致妈妈群体。此外就是地铁店,很好的覆盖了通勤人群。不得不承认,野人先生渠道选择非常精准,与目标客群带娃妈妈、年轻白领高频接触。

 

在营销方面,野人先生很注重“互动感”营造。比如试吃时“想尝什么味就给什么味”,利用消费者 “花了时间试吃不买可惜” 的心理促进转化。在社交媒体上,野人先生以 “可食用纸盒” 玩梗,用极低成本制造了传播裂变。

 

在品牌形象塑造方面,野人先生着重去“高冷化”,不像哈根达斯强调“西式精英范”,而是通过透明操作台、店员现场制作等细节,让消费者感知 “高价背后的实在”。

 

长久发展的挑战:扩张与品控平衡术

 

凭借健康、手工、个性化的特点,野人先生迅速火爆出圈。并实现快速扩张,短短两年,门店数量扩充到 650 余家(根据红餐网2025年7月报道数据)。但是,这与其“Gelato 小众品类” 的属性显然矛盾,小众品类与大众扩张的天然冲突。野人先生通过标准化和加盟实现快速规模化,本身就是对“小众”属性的稀释。当门店遍地开花,其独特性、新鲜感、稀缺感必然下降。今后还能否持续吸引追求独特体验的核心用户,势必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。

 

品控稀释:手工品类的标准化难题

 

Gelato 的核心竞争力在于 “手工制作”,但 650 余家门店的规模必然依赖供应链标准化。部分消费者评价:“野人先生的原材料不算特别好,吃不出天然味道”。若为扩张降低原料标准,如用植脂末替代牛奶,或加盟模式导致制作流程走样,将直接摧毁“健康手工” 的核心价值 —— 这正是钟薛高从 “新贵” 到 “刺客” 的转折点。

 

复购考验:尝鲜之后,凭什么留住消费者?

 

野人先生的火爆,很大程度依赖“买一送一”“试吃” 等营销钩子,但消费者最终为 “味道” 买单。DQ 穿越经济周期靠 “好吃” 的稳定评价,而野人先生 “离 DQ 还有一段距离”。若长期依赖营销而非产品力,尝鲜流量将难转化为复购,陷入 “网红速朽” 周期。

 

加盟模式的隐患:是品牌扩张还是割韭菜?

 

有分析文章指出,“野人先生的最终目的可能是吸引加盟商”。参考钟薛高后期因经销商失控导致渠道混乱,若野人先生为快速扩张放宽加盟审核,可能出现加盟商私自降低品质、抬价销售等问题,将反噬品牌信誉。

 

钟薛高的镜鉴:信任是高价品牌的唯一生命线

 

野人先生与钟薛高有相似的“高价基因”,但命运的分野在于 “信任构建”:

 

钟薛高的崩塌始于“虚假宣传”,宣称“原材料高端” 却被扒普通,违背了 “高价 = 好品质” 的隐性承诺。

 

野人先生目前通过“透明制作”“分时促销” 等手段维系信任,但这种信任脆弱且易破 —— 若出现 “隔夜冰淇淋继续卖”“配料表隐瞒添加剂” 等问题,将瞬间重蹈钟薛高的覆辙。

 

从行业史看,能存活的高价品牌,如DQ,都有一个共同点:“价格与体验的长期匹配”。野人先生若想跳出 “网红周期律”,需在扩张中守住两条线:一是品控不打折,如自建中央工厂保障原料;二是营销不越界,避免过度承诺健康功效。

 

结语

 

野人先生的火爆,是健康消费趋势、精准营销与渠道卡位共同作用的结果,它比钟薛高更懂“如何让消费者接受高价”。但冰淇淋行业的铁律从未改变:短期靠营销,长期靠产品,永恒靠信任。若野人先生能在扩张中守住品控底线,它可能成为 Gelato 品类的大众化标杆;反之,钟薛高的今天,或许就是它的明天。

本文作者:北溟

好文章,需要您的鼓励

知顿slogan
下一篇文章
推荐阅读